close

  □河南 朱四倍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其中規定,國家推進社會化、市場化公務用車制度,將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網站優化務出行實行社會化提供,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公車改革是社會輿論持續關註的大課題,但多年來進展緩慢,而且一些地方的公車改革試點也出現了不少爭議。因此,上述消息汽車借款給了我們諸多期待。不過,從輿論的關切程度來看,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的合理性是無疑的,但這種合理性如何取得民眾的支持與擁護卻是另外一個問題,並且靠什麼做到交通補貼的適度而非“過度”,更是一個必須直面情趣用品的問題。儘管有“不得以車改補貼的名義變相發放福利”的規定,但在公車改革牽涉眾多利益糾葛的當下,不釐清“適度補貼”和“福利”的邊界,恐怕補貼就難以取得正當性、合理性與合法性。
  所謂適度,至少有三重含義,一是不能超出民眾的認可界限,二是能保證正常工作開展,三是要以社會效益而非公務員利益得失作為評判標準。此前曾有報道披露,某地車改前一年,公車費用為133萬元,車改後一年發放的車貼總額為162萬元。完全有理由認為,這其中就存在過度發放的問題。如果發放公車補貼的出發點是只對公務員有利無害,那麼,這樣的補貼就無法取得正當性與合法性,甚至成為一支票貼現種變相的福利發放。
  毫無疑問,改革進入深水區,將越來越困難和複雜,任何利益關係的調整都可能遭遇反彈票貼。但是,任何改革的判斷標準都應是清晰的、科學的,是可以接受大眾檢驗和輿論評議的。任何繞開民眾檢驗的改革,都難以得到民眾支持,甚至難逃夭折的命運。“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這個“度”由誰把握,是事關此項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
  進一步說,要使公車改革順利推進,就不能只盯在公車浪費的後果上,而要追本溯源,弄明白公車制度的真正弊端在哪裡,公車為什麼總是成為浪費公共資金的黑洞。從買車到用車、管車的全過程中,我們還缺乏必要的權力制約,這才是公車濫用、公車腐敗的根源。原本只具有方便工作和正常待遇意義的公務用車,日益成為官員福利,且公車在使用中被權力符號化,這種狀況不改變,完全有可能讓“適度”的補貼異化為過度的福利。
  而對這個“度”的把握權,必須交給公眾,並由他們去檢驗。  (原標題:“適度補貼”的“度”由誰把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78tvadz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