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包括潘基文在內的多名政要參加了此次紐約大游行
  9月21日,呼籲關註氣候變化問題的大規模民眾游行在紐約舉行
  ▲迪卡普里奧也在游行隊伍中
  23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當地時間21日引發全球範圍內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游行。
  全球150個國家的數十萬民眾在街上舉行示威,要求9月23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採取行動制止氣候變暖。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參加了在紐約的游行。
  這場被稱為“人民的氣候游行(People’sClimateMarch)”的活動,被看作是迄今全球最大規模的應對氣候變化倡議行動。
  與此同時,21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經達到“危險和無法逆轉”的程度。
  潘基文:沒有第二套方案,因為沒有別的路可走
  記者發現,英國《衛報》網站直播了這場游行活動。
  據初步估計,在紐約參加游行的有超過31萬人。“完全超出預期。”幫助組織這場活動的機構之一Avaaz的首席執行官佩特爾說。
  潘基文在紐約參加這次游行,對於高級別的官員來說極為罕見。潘基文說,人民的強大呼聲使他深受感染,採取行動刻不容緩,“沒有第二套方案,因為沒有別的路可走”。與他一起加入游行的還有美國前總統候選人、氣候變化活動家戈爾、紐約市長白思豪和法國前外長法比由斯。
  在倫敦,英國演員湯姆森擔任此次活動的發言人。她告訴《衛報》記者:“如果2030年前我們不停止碳排放,這世界就毀了。”參加倫敦游行的還有時尚界人士韋斯特伍德,游行人數據估為4萬人。
  在澳大利亞,示威者已經進行了近24小時的游行,墨爾本的參加者據估計有3萬人。澳大利亞工黨的環境問題發言人巴特勒在一個新聞發佈會上批評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因為阿博特拒絕出席即將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
  在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加拿大蒙特利爾、匈牙利佈達佩斯和巴西里約熱內盧等地,都舉行了不同規模的游行活動。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發表了措辭強烈的警告。克裡說:“我們面前有一份關於重要議題的長名單,但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威脅,是名單里一個顯著的議題。”
  科學家認為,如果溫度上升超過2℃,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災難性和無法逆轉的效應,包括海平面升高、極地融冰、乾旱、洪災和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到1.2萬億噸,這個分水嶺很可能被突破。
  全球120多位領導人將於23日出席此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討論相關的條約,許多人希望這項條約在2015年年底之前敲定。
  張高麗以習近平主席特使身份率團與會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以習近平主席特使身份率團與會。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9月19日指出,當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關鍵的階段,國際社會正致力於在2015年就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強化行動達成協議。“張高麗副總理將在峰會上宣傳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和成效,原則宣誓我國2020年之後應對氣候變化的強化政策,我們願意同世界一道推動氣候變化談判如期達成協議,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的重要的貢獻。”
  不過,美國並沒有計劃作出實質性的重大舉措。愛爾蘭前總統、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變化問題特使羅賓遜上周五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即將舉行的紐約氣候變化峰會上將不會作出為不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的承諾。發達國家曾承諾在2013年至2020年間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長期資金。到目前為止,在發達國家中,只有德國採取了有意義的行動。
  數字
  《自然地球科學》發佈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全球今年排放的溫室氣體將創下新紀錄,超過400億噸,而在2010年,這個數字為320億噸。
  聲音
  如果這是一個銀行聲明,就是說我們的信用用光了。我們已經用完了三分之二的全球碳配額,現在避免危險的氣候變化需要一些非常困難的抉擇
  ——愛丁堡大學的碳管理學教授雷伊
  深度
  “中國主張”是應對世界氣候變化的善途
  聯合國氣候峰會將於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
  對於如何應對世界氣候變化,目前各國圍繞著責任、資金、技術等問題爭執不下。分析人士指出,堅持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公平和各自能力等原則的“中國主張”,是應對世界氣候變化的正道和善途。
  當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於氣候變化新協議的分歧依然明顯。一些發達國家認為,所有國家要承擔相同的減排義務,這為發展中國家所反對。此外,一些發達國家強調減排,而對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等要素觸及較少。
  中國希望明年達成的新協議,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各國要根據自己的歷史責任、發展階段、國情、能力,承擔與其相符的義務。這是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一個基本觀點。
  中國社科院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研究室主任陳迎認為,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的中國,必然要在新協議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立足實際又極富彈性,這一主張應被各國慎重考慮。
  “面對氣候變化,迫切需要建立公平有效的國際氣候制度,而公平原則是未來國際氣候制度的基石。”陳迎表示,離開公平原則,任何國際制度就不可能獲得廣泛的國際支持,更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執行。
  中國政府在強調公平原則的同時,並未忘記自己的減排承諾和目標。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高雲說,為了全人類可持續發展,中國正在努力作出貢獻,但這應該是公平合理的。發達國家也應該切實採取行動,履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轉讓技術,率先實現大幅度減排的國際義務。
  他表示,2011年德班氣候大會啟動綠色氣候基金、2012年多哈氣候大會通過損失損害補償機制決議,但截至目前,這些安排還是“空殼”,令世界失望。希望新協議能夠將這些提倡具體落實,形成機制安排。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應對氣候變化出現不少亂象:各國對於減排目標,各執一詞;一些國家退出議定書,不再承擔責任同時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在應對氣候變化壓力愈來愈大之際,各國應當研究建立一個評估與懲罰機制,加強約束。
  本版綜合新華社、中新、澎湃新聞等  (原標題:150國舉行史上規模最大游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78tvadz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